百相网

搜索
查看: 176|回复: 0

【学术前沿】搞懂这个前沿热点,至少能让你涨二十分!

[复制链接]

2

主题

7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12-11 13: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可供性作为一个关键概念,在传播学领域被广泛探讨,被诸多传播学者视为理解人与技术的关键钥匙。

一、“可供性”是什么


“可供性”(affordance)这个词最早来源自生态心理学,关注的是动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JamesGibson)认为,可供性是指在环境中可获得的行动可能性。对吉布森而言,可供性是相对于行动者的行动能力而存在的。即便行动者的需求和目标都改变了(或者任意一个发生改变),可供性也不会改变。

吉布森认为,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会变化的。我们来举个浅显易懂的例子,相信能帮助你很好地理解“可供性”这个概念。不管是对于蜜蜂还是蝴蝶,一朵花就是一朵花。不过,动物通过观察周围环境表面、布局、颜色和结构,再根据自己的需要,感知它可以提供给自己的功能,也就是我们说的“可供性”。对于蜜蜂而言,这朵花能够为它提供花蜜,对于蝴蝶而言,这朵花可以为它提供休息的落脚之地。

简而言之,在生态心理学领域,自然环境的可供性是一种关系:一方面,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它可以导致行为,也可以限制行为;另一方面,环境不一定会被动物感知和利用。



@图源摄图网

把这一逻辑嵌入传播学研究的视野之中,把动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转化为人与技术的关系,便可以发现:可供性突破了极端的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在“行动者”和“技术”之间寻找了一个平衡——技术提供可能性,但它不能直接创造结果;人负责实现结果,但也需要在技术的限制之下。

Hutchby认为,可供性拥有双重内涵:一方面,可供性是功能性(functional)的,它支持(也限制)有机体参与某些活动,形塑某个行为的可能性条件(例如人可以在水中游泳但不能在水面上行走)。另一方面,可供性又是关系性的(relational),即对于同一环境下的不同物种而言可供性并不相同(例如,人不能在水面上行走,但一些昆虫可以)。

二、“可供性”概念的发展


(一)媒介可供性
2017年,潘忠党将“可供性”概念首次引入中国传播学界。潘忠党将当下新媒体的可供性分为三部分:信息生产的可供性(包括可编辑、可审阅、可复制、可伸缩、可关联)、社交可供性(包括可致意、可传情、可协调、可连接)、移动可供性(即在时空点上的自由度,包括可携带、可获取、可定位、可兼容)。各类媒介平台或应用形式都能够根据这三种可供性的维度加以区分。同时将此作为评估“新媒体”之“新”的程度,即“在三种可供性上水平越高的媒体,往往就是越新的媒体”。潘忠党对媒介可供性的划分成为我国传播学者进行可供性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



媒介可供性理论框架

如果想要理解人们是如何对当前关注较多的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和应用开展设计和使用以及做出选择的,就可以从媒介可供性框架当中的各项可供力出发,去开展更为具体的评估。

(二)技术可供性
技术可供性是不同情境下行为主体能动地和技术主体持续互动,所产生的各种结果的可能性。比如在大数据营销情境中,技术可供性则是通过大数据技术和分析实现特定营销行为的可能性;在社交商务情境中,技术可供性是指技术对象根据买卖双方的能力和目标,为双方提供的以促成购买行为为目的的行动可能性。技术可供性包含技术对象、行为主体、交互关系、目标、情境等关键要素。

技术可供性首先是一种关系,它既不是技术对象的属性,也不是行为主体的属性,而是二者互动的产物。其次,技术可供性是一种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不是无限的;同时,技术可供性不是全都可以利用,它可以使能,但也存在限制或者约束作用的时候。技术可供性的实现与行为主体的特征、类型及其所设定的目标有着紧密的联系。

三、“可供性”怎么考


新德益提醒:以下小标题可以直接背

相关真题:

  • 技术可供性(华南师范大学,名词解释,2022)
  • 媒介可供性(清华大学,名词解释,2021)
  • 什么是技术可供性(北京大学,简答题,2021)
  • 什么是媒介的技术可供性(深圳大学,简答题,2021)
  • 从可供性的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北京邮电大学,论述题,2022)
  • 可供性是什么,对媒介技术的启发(南京大学,简答题,2021)

从以上真题可以看出,可供性这个概念近几年已有多个高校考过,在题型上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都有涉及。名词解释比较简单,答出它的提出者、内涵以及发展就好。简答题则是在名词解释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论述题的考法则比较多样,比如“以媒介可供性的视角分析...”,或者是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到,但是你可以将这一理论用在你的答案中,这便是你与其他同学的答案拉开差距的地方。

前面的部分我们对“可供性”进行了概念的解析,但是呢只能应对名词解释,所以接下来的内容,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直接拿来答简答题以及论述题,同时,也能为你的答案提供新的答题角度。以下部分全是干货,小标题可以直接背诵,直接让你的答案提升几个档次!

(一)媒介可供性视角下的媒体融合(以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的抗疫报道为例)

在媒介技术勃兴及市场需求驱动下,形式丰富、效果多元的融合新闻逐渐成为我国新闻学界的研究热门领域与业界的工作重心。新冠疫情暴发后,各大传统主流媒体在抗疫报道中不断推进融合创新,以下内容以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为研究对象,从媒介可供性的视角出发,探究其深度融合的路径,可为其他(地方性)传统主流媒体的深度融合提供借鉴。

1、生产可供性:“四全报道”的产生
生产可供性,是用来说明媒体方在信息生产过程中发动、协调资源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它又可以解释用户方的主观能动性。疫情期间,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积极调动各方资源,在抗疫报道中充分发挥了媒介的可编辑、可伸缩、可复制和可关联性。比如,融媒体中心及时成立疫情防控全媒体舆论引导工作小组,保证每天24小时的全时段发稿。丰富的媒介产品形态通过调动受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为他们打造了“身体在场”的沉浸式体验,形成立体式和环绕式的传播效果。

全员参与、全时记录、全程播报、全网联动的“四全报道”与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四全媒体”的思维和形式异曲同工,是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结合当地战疫实况探索出来的媒介融合新方式。

2、社交可供性:共情场域的打造
在抗疫报道中,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致力于搭建在线情感社区。比如,当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率先发现抗疫英雄张定宇医生的事迹后,第一时间展开采写工作,并选择将深度报道《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身患绝症、妻子被感染,抗击疫情最前线30余天》首发在比报纸更具传播力和讨论度的官方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的“准入准出”房间型社交和微博话题的“来去自由”客厅型社交相辅相成,凸显了湖北日报新媒体平台的社交可供性,用户通过媒介致意、传情、建构关联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

3、移动可供性:“传播增量”的探索
随时、随地、随需、随意,是当今大行其道的媒介规律。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积极借助新媒体平台快速、便捷的传播优势,不断提升用户获取信息的可能性。传播者提供了紧密的推送频度和庞大的推送量,传播渠道由多样的推送方式构成,受传者展现出积极的接收意愿和搜索行动,这些因素让媒介生产可供性中信息的可获取得到加持。

(二)媒介可供性视角下的新型主流媒体(怎么做)

1、打造可持续技术生态,提升物质可供性
(1)构建良性循环的媒体技术内部生态。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融合用于流程再造,促进媒体在管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生产能力、信息传输能力上的进一步升级。利用人工智能、VR/AR、机器学习等智能技术的融合提高系统产能。比如“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亮相北京冬奥会,为听障人士提供实时手语播发服务。
(2)构建有序共生的媒体技术外部生态。优化技术资源布局,打造地理空间的纵向生态圈。积极投入技术竞合,打造信息空间上的横向生态圈。

2、重视用户主体性,提升感知可供性
(1)“5G+”技术生态优化用户感知。例如北京冬奥会借助5G和VR技术进行全景式直播,遍布场内的多个机位呈现出360度立体效果,实现交互式、多维度观赛,为用户提供独立的虚拟空间和互动体验,支持代入感更强的沉浸式、临场感的视听体验。
(2)大小屏融合联动适应多元感知场景。例如,2022年央视首推“竖屏看春晚”,用户可以在新媒体平台实时观看、评论,实现了横屏、竖屏的跨屏灵活切换。
(3)以用户感知反馈为牵引改善传播效果。目前,主流媒体用户反馈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一是自主建设的用户反馈平台,如江苏广电的“用户研究中心”。二是结合第三方平台,比如传统的央视索福瑞广播电视受众研究机构。三是利用发布平台的后台数据分析,比如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后台的用户画像数据。四是主动在相关平台设置用户交互入口、评论区域或社交广场等,捕捉用户反馈内容。

3、构建媒体与用户的强连接,提升关系可供性
(1)在内容生产过程中融入用户要素。例如《人民日报》新媒体利用人脸识别、融合成像等技术,推出“我是冰雪高手”小程序,上传照片便可获得冰雪形象,调动用户的参与积极性,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
(2)以强有力的情感连接增进用户参与。例如,新华社推出融媒体产品《2021,送你一张船票》,用户填写出生年份后,后台将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与用户年龄相关联,从而在用户的个人生活经验和爱国主义的集体情感之间建立关联。
(3)以共情关系凝聚跨圈层共识。例如《人民日报》搭建的“人民号”平台首创“党媒算法”,把主流价值取向落实为具体技术机制,在主流价值驾驭之下为用户推荐个性化优质内容。

(三)媒介可供性视角下短视频电商

1、内容可供性:融合双重情境,强化互动效果
短视频社交平台着重突出两种视听内容情境:类似于影像名片的短视频;类似于线上聚会的直播。主播可通过不同的情境与观众建立不同形式的互动关系。

主播通过短视频构建品牌形象,用户可以突破时间限制反复浏览。同时直播的临场感主要来自用户参与以及主播的临场应对。直播与弹幕内容在视听界面中融为一体,形成存在于传受之间的互文性,一种集体在场的社交关系由此产生。总体而言,短视频是精心设计的故事展演,内容偏向于理性讲述;直播是实时交互的集体在场,内容偏向于感性交谈。

2、传播可供性:借力精准推荐,激发消费需求
尽管平台的算法规则是隐蔽的,但商业利益驱动的电商主播还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试探、学习并掌握算法偏好。主播利用算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视频标题及文案中增加话题标签,而平台则通过“热搜榜”“好物榜”以及其他非公开渠道设定热门标签话题。在这个意义上,标签及其在算法体系中的权重所扮演的角色是作为媒介环境的平台与作为媒介行动者的电商主播之间的沟通中介,是短视频社交平台传播可供性的具象化体现。

3、社群可供性:构筑趣缘群落,增强消费信任
相较于熟人社交网络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复刻与强化,短视频社交平台以满足个人偏好为价值导向、以兴趣标签为匹配机制的社交网络可以在复刻现实社交关系的基础上为用户找到超越现实亲缘、地缘、学缘和业缘的趣缘社群归属。

趣缘社群的价值在于通过群聚中的交往和传播增强消费信任,再将注意力和信任感转化为购买力。在趣缘群落驱动下,短视频观众与商品消费者的身份趋于重叠,他们的消费体验可能超出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延伸到趣缘群聚特有的知识分享和情感支持等,短视频社交平台的电商实践则由此建立起优于传统电商平台的信任强化机制。

“可供性”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如果想要真正弄懂,还需要阅读很多文献。当下我们的学习当然是以应试为主,所以首先要把“可供性”这个概念作为名词解释背下来,其次,将第三部分的小标题理解了并背诵,就可以熟练应对论述题啦~本期的学术前沿热点解读就到这,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文献:
[1] 胡翼青,马新瑶.作为媒介性的可供性:基于媒介本体论的考察.新闻记者,2022
[2] 罗艳.媒介可供性视角下地方传统主流媒体的深度融合路径——以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的抗疫报道为例.新闻e家,2021
[3] 黄淼,黄佩.媒介可供性视角下短视频电商的实践特征.编辑之友,2021
[4] 陈昌凤,吕婷.可供性视角下新型主流媒体技术融合的生态发展路径转向.中国出版,20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百相网

GMT+8, 2024-12-23 21:34 , Processed in 0.0703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