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相网

搜索
查看: 147|回复: 0

《娱乐至死》是怎样的娱乐?“死”的是什么?《娱乐至死 ...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4-19 19: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信很多人听说过“娱乐至死”这个说法,甚至有一段时间这种说法成了主流。为什么会有娱乐至死的说法呢?这是因为美国社会学家尼尔•波兹曼写了一本书叫《娱乐至死》。提出了“人们最终将被所热爱的东西所毁灭”的观点。
今天我要讲的就是尼尔•波兹曼的著作《娱乐至死》。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


一、会话形式影响会话所表达的内容

    人们的思维模式很大程度上受所接触的媒介形式影响,媒介的性质决定着人们的思维习惯。怎么理解这句话?按照尼尔在《娱乐至死》的解释,展现会话的形式会影响会话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这里指的会话不仅指语言,也包括人们交流信息的技术和手段。比如,原始部落里用烟火传递信息,这种会话形式限制了它所表达的思想,你无法通过几缕烟火了解哲学思想。同样的,当出现了打破空间限制的传播媒介,才能将一些素材整合成一种“新闻事件”予以传播。没有这种媒介,这些素材(图像,讯息)不会成为“今日新闻”。“今日新闻”的出现有赖于“电报、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会话形式)的发展,反过来这种媒介又影响了人们对信息的认知。
也就是说,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会定义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我们通过这种工具表达思想、抒发情感、阐述观点,这种工具反过来让我们了解和认识世界,这种工具不像信息一样能说明具体事物,它是以暗示的方式定义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这就是作者说的媒介即隐喻。比如绘画、象形符号、字母、电视、互联网都是一种工具,我们通过这种工具认识世界,这种工具本身并不会说明具体的信息,但这种工具以暗示的方式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通过文字了解过去,重新定义过去发生的事情,文字本身是一种对话工具,不是具体的信息,但这种工具反过来使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了新的定位。再举个更形象的例子,一个人通过文字表达观点的时候,文字是他的媒介,当他上了电视(包括互联网时期的视频),电视是他的媒介,不同的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大不相同。“文字”带给受众的更多的是对某种观点的阐释,而“电视”带给受众的是一种形象,这就是说同样的信息,不同的媒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这种影响通过暗示的力量体现。


二、主流媒介会影响人们认识真理的方式

“认识论是一门有关知识的起源和性质的复杂而晦涩的学问。和本书有关的是认识论对于真理的定义以及这些定义的来源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在这里,我特别想证明,真理的定义至少有一部分来自传递信息的媒体的性质。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作者想表达的是,当我们的文化中明确一种形式为主要的真理再现形式,那么所有人就会公认这种形式的权威性,而这种形式对我们的认知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比如,以口头表达作为真理的主要再现形式的文化里,人们普遍认为掌握越多箴言、谚语的人智力越高,越能阐释真理。而以文字为真理再现形式的文化里,如果什么人将自己掌握多种谚语、箴言作为自己掌握真理的形式必将招致反感。
再比如,以文字形式作为真理的再现形式的文化里,文字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真理再现权威,文字(一种媒介)反过来又会影响人们对真理的定义。如,在法院里,只有法律条文、文书等文字形式能作为判定法律责任的依据,文字(作为一种媒介)又会反过来影响审判结果。
真理,和时间一样,是人通过他自己发明的交流技术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
既然智力主要被定义成人掌握事物真理的一种能力,那么一种文化的智力就决定于其重要交流方式的性质。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如果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再现,那么使用什么样的形式再现对人们认识真理有着很大的影响。
用什么样的媒介作为最重要的表达载体会改变符号环境的影响力。例如,在以电视为主要媒介的符号环境里,人们的文化、思想都会被电视里传达的内容所影响。
这就是作者说的“媒介即认识论”。
三、媒介的变化带来话语构成的改变

我从来没有说过,媒介的变化带来了人们思想结构或认知能力的变化。
媒介的变化带来的是话语的构成的改变。即,这种媒介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阐述。
比如,作者说:
“新闻”和我们的感官体验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这些照片为“今日新闻”创造了一个表面的语境,而“今日新闻”反过来又为照片提供了语境。
单纯的照片没有语境,当照片与碎片式的文字结合,两者成为一种补充,将无法让你采取行动的碎片文字和无法表现语境的照片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语境。作者一直强调的语境是在说,围绕一种观点所要理解的背景知识和这些背景知识与当前这个信息间的关联所营造出来的符号环境。
按照作者的观点,以铅字为主的符号环境中,每个新闻都是对某个人有用的信息。当符号环境由文字和图片(视觉冲击)组成时,新闻变成了“你可能无法采取具体措施的事物”。
所有这一切都证明,电视的倾向影响着公众对于所有话题的理解。
电视作为一种媒介,它的传播特点(简短,分散,画面化)使得这种媒介所传递的讯息没有连贯性,缺乏真正的语境,其娱乐性质更胜一筹。
例如,电视里前一秒还在说核战争的事,后一秒变成了巨无霸的广告。作者痛斥的是这样的不连贯性妨碍所报道的严肃事物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得本来很严肃的事情让受众觉得不过如此。
我并不是说公众信息失去重要性都是电视之过。我的意思是,电视是我们了解公众信息的样板。和早些时候的印刷机一样,电视已经获得了定义新闻存在形式的力量,而且它还决定了我们如何对新闻做出反应。在把新闻包装成杂耍的同时,电视也引诱其他媒介这样做,于是整个信息环境都变成了电视的一面镜子。
电视作为重要媒介传播信息,它所传播的信息受其传播载体的特征影响(不连贯,不断带来感官刺激)使受众形成了一种反应机制(对观点缺乏思考,以享受感官刺激为主要目标)。
四、娱乐怎样“至死”?

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可能就以标题来定义这本书,以为本书是在否定娱乐,是在否定,但也不是在否定。怎么理解?
本书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电视娱乐业在美国蓬勃发展,电视节目涵盖所有的社会活动,就好比现在的网络,政治、宗教、教育、经济活动都可以成为电视节目。这是作者最为担忧的事情,因为电视媒介的特质决定了它所呈现的内容必须是足够吸引眼球和带来感官刺激的。为了满足电视节目的要求,原本需要严谨的语境,缜密的思考的事物变成模块式、碎片化信息,这些信息最大的亮点是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说到这里必须要理解作者所提的娱乐的定义。即:
我们看到的是使信息简单化的一种媒介,它使信息变得没有内容、没有历史、没有语境,也就是说,信息被包装成为娱乐。
他认为将没有实质内容、没有历史、没有语境的信息传播给大众,将使人们失去思考的能力。因为媒介是一种暗示,人们通过电视(也包括现在的互联网)媒介形式看到的信息往往是孤立的,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推理,只需要被动接受即可,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会注重到除了该媒介所传递的信息以外的事物,比如新闻播报员的长相、衣着等,进而将这些本来与信息无关的事物视为重要的核心事物。这是政治、经济娱乐化的必然后果。
作者非常反对通过电视节目试图达到教育的目的。 他认为:
一个人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学习的方法。
通过转瞬即逝的图像学习知识肯定能取得教育的作用。作者想驳斥的并不是电视节目有没有教育作用,而是在驳斥通过电视节目形式学习会使得传统学习方法的优点失去作用。
人们不再认为教育应该建立在缓慢发展的铅字上,一种建立在快速变化的电子图像之上的新型教育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目前的教室还在利用铅字,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已经日渐削弱了。
最后,我想明确的一点是,作者并没有否定电视节目(延伸到现在是互联网)的娱乐作用,也不是倡导人们不要看电视,他反对的是,将所有社会活动(政治、宗教、教育)都以娱乐化的形式展现的方式。
我前面提到过,为我们提供纯粹的娱乐是电视最大的好处,它最糟糕的用处是它企图涉足严肃的话语模式——新闻、政治、科学、教育、商业和宗教——然后给它们换上娱乐的包装。

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他指出泛娱乐化可能带来的灾难。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完。
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引起你的思考,我是偏东君,一个分享知识干货的读书博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百相网

GMT+8, 2024-12-22 21:50 , Processed in 0.0651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