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相网

搜索
查看: 132|回复: 0

上海释放体育政策红利:用金融助推体育企业上市 打造体育 ...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2-9 18: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体育大生意第2142期,欢迎关注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近日,上海市体育局印发《2020年上海市体育产业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全方位立体化助推上海体育产业发展,并透露将出台《上海市体育产业促进条例》。

工作要点提出,要加强体育金融服务,推进“专项资金投资基金购买服务”的财政综合支持体系建设。支持社会力量筹备建立上海市体育产业投资基金。鼓励有条件的体育企业上市。同时为中小微体育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工作要点要求,针对疫情,整合体育部门资源,出台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有序促进本市体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教育培训类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稳定发展。鼓励各区建立区级体育产业项目库,并加强对库内项目的指导和扶持,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工作要点提出,要积极培育体育消费新热点。推广“静安体育公益配送”模式,利用区块链底层技术,通过移动互联网发放通用公益配送券,引导市民体育消费。鼓励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鼓励开展线上赛事、线上培训等新业务,发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居家式健身产业。

工作要点要求,命名一批体育产业集聚区。推进建立市区体育产业集聚区建设协同工作机制,将集聚区建设与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相结合,重点打造几个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市级体育产业集聚区,为各地体育产业集聚区建设树立样板。鼓励在工业园、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设置相对集聚的体育产业板块,形成“园中园”。

附:《2020年上海市体育产业工作要点》全文:

2020年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是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开局之年。

面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上海市体育产业工作要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战略目标,深入推进以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为引领的产业体系、以国际竞争力和带动性强的体育企业为主体的市场体系、以重大体育场馆设施和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的空间体系、以产业政策和营商服务为重点的支撑体系建设,坚定信心,勇于创新,善作善成,努力将疫情对体育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不断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规划引领,推动产业政策落地

  1.编制体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加强《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评估,在认真总结经验和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集思广益、汇集众智,高质量研究编制《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明确“十四五”时期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重点领域、重大任务和举措。推进《上海市体育产业促进条例》立法调研。

  2.落实体育产业发展各项政策。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市政府《关于加快本市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为重点,进一步落实近年来国家和本市出台的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系列政策。完善体育赛事评估体系,放大体育赛事溢出效应。

建立本市体育产业政策服务库,梳理汇集高新技术、文化创意、服务业发展等领域适用体育企业的政策,为体育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帮助。鼓励各区因地制宜出台有针对性的体育产业配套政策措施,形成市区相互支撑的政策体系。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体育消费。

  3.深化体育产业统计工作。会同市统计局等部门做好本市体育产业统计,发布《2019年度上海市体育产业统计公告》。完善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方法。加强体育产业数据分析,总结本市体育产业发展路径和发展经验,发现短板并寻找解决路径。深化体育产业机构名录库梳理。依托统计工作为规划决策和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4.积极培育体育消费新热点。推广“静安体育公益配送”模式,利用区块链底层技术,通过移动互联网发放通用公益配送券,引导市民体育消费。鼓励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鼓励开展线上赛事、线上培训等新业务,发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居家式健身产业。

  二、优化项目布局,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5.命名一批体育产业集聚区。推进建立市区体育产业集聚区建设协同工作机制,将集聚区建设与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相结合,重点打造几个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市级体育产业集聚区,为各地体育产业集聚区建设树立样板。鼓励在工业园、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设置相对集聚的体育产业板块,形成“园中园”。

  6.深入推进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深化本市4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发挥运动项目产业发展在建设体育小镇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各地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积极培育、引入体育产业项目,形成主导特色产业,并积极与其他产业相融合,促进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7.修订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细化本市体育产业基地评审标准。健全体育产业基地评选工作机制,建立体育产业基地评审委员会,优化专家评审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加强体育产业基地跟踪评测,完善体育产业基地进入与退出机制,进一步发挥体育产业基地示范引领作用,激发体育产业基地活力,提升体育产业基地的社会影响力。

  8.加强体育标准化建设。制定《上海市体育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全面推进体育标准化建设工作。组织体育社会组织、企业参与体育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的制定,不断提高体育产品质量和水平。

  三、注重精准施策,做大做强体育企业

  9.助力企业抗疫情稳发展。整合体育部门资源,出台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有序促进本市体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教育培训类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稳定发展。通过“上海体育”官网和微信公众号设立抗疫专栏,汇总支持体育企业抗疫情稳发展的政策,增强体育企业发展信心。

  10.培育体育市场主体。建立常态化的企业沟通联系制度,关心各类体育企业发展。鼓励各区建立区级体育产业项目库,并加强对库内项目的指导和扶持,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引导本土体育企业发展,培育体育产品品牌、体育服务品牌。鼓励各区加大体育产业招商力度,吸引知名体育企业落沪。

  11.加强体育金融服务。推进“专项资金投资基金购买服务”的财政综合支持体系建设。支持社会力量筹备建立上海市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支持本市优质体育企业发展,为中小微体育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

  12.筹建体育产业联合会。按照“去行政化”的基本思路,筹建好本市体育产业联合会,引导和支持联合会高效运转和开展业务,积极发挥联合会服务市场发展、沟通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的平台作用。

  13.加大体育产业宣传力度。及时反映体育产业发展动态,解读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总结推广国家级和市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从主流媒体加大对体育企业典型做法的宣传。支持新闻媒体设置体育产业相关栏目。

  四、坚持开放共享,促进产业要素流动

  14.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利用上海市服务业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体育部门同其他部门的工作联动,加强各部门规划与政策协同。深入推动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复合经营、传统体育产业与新兴体育产业互动发展,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健康、教育、传媒、会展、金融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促进“体育+”和“+体育”。

  15.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体育产业具有很强的资源互补和交流合作需求,要加强同其他地区交流协作和互动交流,借鉴外省市体育产业发展先进工作经验,加强地区间产业协同,积极促进上海参与国内体育产业链分工。加强同世界体育产业发达城市交流互动,鼓励上海优质体育产业企业参与国际体育市场竞争。

  16.促进体育资源市场配置。支持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建设长三角体育资源交易平台,协助办好2020年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并在此期间举行体育资源交易会。积极组织参加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等展览展会。

  17.推进长三角体育一体化。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组织实施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落实合作项目,组织参与相关活动。发挥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的优势,完善长三角地区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体育产业内容,推进示范区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落地。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长按图片·回顾往期经典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体育产业干货
高尔夫抗疫丨25万人线上跑汉马
体育人才找工作丨于汉超被开除
王一博跨圈体育丨体育营销TOP10

-商务联系-

大生意君|微信号:tiyudashengy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百相网

GMT+8, 2024-12-23 00:23 , Processed in 0.0682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